香港社会各界热议“十四五”规划《建议》
香港各界热烈讨论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建议》 ——
引导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近日,香港社会各界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座谈会,经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广泛讨论了香港在“十四五”期间的使命和机遇。各界人士认为,《建议》为中国未来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将指引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各界应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创造新辉煌。
积极参与承担责任和义务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指出,《建议》多次提到国家安全问题。「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香港也必须协调安全和发展,以防止和解决各种国家安全风险。」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认为,香港应配合“十四五”计划的方向,积极参与,承担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刘兆佳强调,如果还有人不承认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不融入国家的整体发展,不承担国家的责任,那只能说他们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背弃历史的潮流,恐怕最终会被历史淘汰。
《建议》提出要“增强港澳同胞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合会主席黄表示,这一要求非常必要和及时。“有了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香港青少年和各界人士就可以抓住国家发展的机遇,实现自己的发展。”
“双循环”是香港企业的重要机遇
《建议》提出支持特区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香港中国进出口商会会长、香港全国人大代表林隆安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他相信香港在金融和贸易方面仍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首先要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林隆安指出,香港律师和中医可以在大湾区执业,香港人也可以在大湾区的机构工作。中小证券公司的认证也在不断提高,大湾区的一体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康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仲成表示,《建议》中提到的“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是港资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任仲成表示,“部分香港外贸企业已经开始专注于出口内销,尝试两条腿走路。《建议》强调‘双循环’,让大家对未来更有信心。”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认为,“双循环、互促的新发展模式”内涵丰富,蕴含难得的发展机遇。“十四五”期间,香港将抓住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和领先优势,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充当内地企业的国际融资平台,增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竞争力等。为大湾区金融的优质发展做出贡献,为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
两地的科研合作会更紧密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唐本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港联办的干部职工也以各种形式学习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香港联络处召开的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领导小组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亿万人民向宏伟目标迈进的时候,香港不能也不会缺席。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引导广大香港同胞切实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抓住国家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国家“十五”计划,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 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香港优势服务国家需要,实现香港的重新崛起。
(香港,11月9日)
冯学智[编辑:田伯群]
|